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学院新闻

学院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赵现海研究员为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师生做学术讲座

作者:

发布时间:2024-09-07

浏览次数:

9月5日19:00,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古代通史研究室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赵现海在鸿文楼一楼学术报告厅为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师生作了题为《在新时代重新认识〈甲申三百年祭〉》的专题讲座。此次讲座属于我校“8+”名人故居纪念馆联盟共建展厅的活动内容之一。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党委书记、院长马伟主持讲座。

讲座中,赵现海教授从历史与现实、历史科学的贡献与局限、走向时代前列的历史、解决时代之问的伟大作品、民主革命中的农民问题等方面梳理了我国传统史学与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内在联系,呼吁师生在开展历史研究时要立足现实国情,贴近人民生活,勉励师生要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写进人民的心目中,走出更广阔的人生之路,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历史智慧与文明滋养。

随后,赵现海教授从“晚明热”、郭沫若个人学术造诣等方面,深入浅出,用翔实的史料生动阐释了《甲申三百年祭》写作时所处的历史背景、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成书后的社会反响。他还结合自己近年来田野调查及挂职期间的学术经历,选取榆林三十里台、红柳长城、定边大边长城、盐场堡长城等地图片,直观形象地对《甲申三百年祭》中所涉及的历史史实进行了整体性阐述。最后,他还与参会师生就相关问题进行了答疑交流。

马伟在总结中指出,赵现海教授的讲座内容丰富,观点鲜明,深入探讨了郭沫若先生《甲申三百年祭》的创作背景、历史影响及其对新时代的警示教育作用,为我们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学术盛宴,进一步加深了师生对郭沫若《甲申三百年祭》及其人格精神的理解。赵现海教授对郭沫若等文化名人立足时代之需、人民之需展开研究的学术精神的强调,以及自身扎实开展田野调查的实践精神,值得全体师生的学习与效仿,希望此次讲座能成为学院师生学习和研究的新起点,激励大家在学术探索的道路上不断前行。(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地址:青海省西宁市八一中路3号 邮编:810007 电话:0971-8804647  版权所有:青海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